2。谁在摧毁道德
3。道德教育的双重空白
4。孩子心理的双重性
5。道德榜样的力量
6。德育为智育之先
7。精神层面的无条件关爱
8。行之有效的正面引导
9。自尊与他尊
10。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第九章 生活训练短缺,泛滥的物质支持掩盖教育观念不足
这与溺爱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如果说孩子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会因家庭的不同而产生差异的话,那么当孩子长大成人,独自在外地念书时,近乎泛滥的物质支持就开始了。通常情况,孩子从小所接受的金钱等物质来源大概有以下几种:一是成绩达标后的“奖金”;二是帮父母买东西找回的零钱;三是家长每天给的饭钱和坐车费用;四是亲戚朋友给的奖励,特别是过年时的压岁钱;五是节假期间打的小零工。大体上的这些来源,却根本无法跟父母提供的物质支持相提并论。物质支持无可厚非,可一旦泛滥,被金钱左右头脑的人,行为往往是可怕的。
1。孩子的畸形消费谁之过
2。尴尬的理财教育
3。孩子不良的消费行为和习惯从何而来
4。中国学校的消费教育
5。中国家庭的理财教育
6。不要“羞于谈钱”
7。如何教孩子理财
8。了解孩子的理财心理
9。简单实用的理财教育技巧
10。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第十章 性教育近乎空白,成为孩子顺利成长的绊脚石
中国教育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一条合适的性教育方案。要是归根溯源,挑出家庭教育的毛病来,似乎有失偏颇。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父母,通常会变着法地回避性教育问题。而学校教育就弥补这一点了吗?答案也是否定的。在这样的前提和基础下,面对一些性知识几乎为零的孩子,以至于发生什么未婚妈妈、青少年性暴力犯罪等等现象时,除了深刻思考我们教育的失败之外,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去讨论它们带来的危害了。家庭教育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每个人永久的学校。
1。讳目如深的题目
2。孩子的“性路历程”
3。每时每刻的性教育
4。前期的家庭性教育
5。后期的家庭性教育
附录:家长应该知道的6种教育方法
1.尔?威特:全能教育法
2.塞德兹:天才教育法
3.斯特娜:自然教育方法
4.蒙台梭利:特殊教育法
5.铃木镇一:才能教育法
6.多湖辉:实践教育法
。 想看书来
前言 谁决定孩子的命运
“孩子聪慧或愚钝、成绩优秀或糟糕、品质高尚或低劣、人格健全或残缺,一切都流转变化,但它们似乎总是被什么东西决定着,就像是已经注定了一样。”
——阿德里安?爱尔维修《论精神》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