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其中也不是完全没有漏洞。从他的供词推断,他唯一可杀日高的机会,应该是
在打电话给理惠之前吧。也就是说,他和大岛分开后,一抵达日高家就马上杀了日高邦彦,
之后做一些善后,再若无其事地打电话给被害人的妻子。
不过,法医的监定已经证明这样的假设无法成立。案发当天下午,日高邦彦和妻子购物
的途中,曾吃了一个汉堡,依照胃中食物消化的程度推断,死亡时刻应该在五点到六点之间
,最晚也不可能超过七点。
难道只能承认野野口修的不在场证明是完美的吗?
老实说,我一直觉得凶嫌应该是他。之所以这样认定,是因为案发当晚他脱口而出的某
一句话。从听见那句话的瞬间,我就开始揣想他是凶嫌的可能性。我也知道,光凭直觉办案
非常没有效率,可是只有这一次,我任凭直觉自由发展。
听到野野口修把这件事记录下来,我觉得十分意外。因为我想,如果他真是凶嫌,绝对
不会做出把事情细节交代清楚的蠢事。可是,当我读着笔记的时候,这个想法却发生了一百
八十度的转变。
我必须承认,那份笔记写得非常完整,而且还十分具有说服力。阅读的时候,我几乎忘
了里面所描写的内容未必与事实相符。不过,这不正是野野口的居心吗?
我揣想身为犯人的他,要怎么转移警方对自己的怀疑。他应该早就料到,因为时间的问
题,自己将成为最可疑的对象。
而此时在他面前出现的,竟然是曾在同一所学校执过教鞭的男子。于是他利用那个男人
,写出假的笔记让他阅读。昔日的菜鸟老师,即使做了刑警也肯定成不了大器,他应该很容
易中计。
这会是我自己的胡思乱想吗?因为彼此相识,潜意识里太过强调办案不可掺入私人情感
,结果反而更看不清事实?
然而,我成功地在他的笔记里发现了几处隐匿的陷阱。更讽刺的是,如果不是他亲手写
的这份笔记,也找不出除了他以外,犯人不做第二人想的重要证据。
现在的障碍就是他的不在场证明。不过,话说回来,从头到尾也只不过是他个人的说明
而已。六点过后接到的那通电话,真的是日高邦彦打来的吗?这点谁都不知道。
我把与此案相关的诸多疑点从头到尾再检视一遍,结果发现这些都有一条线索牵着,而
答案就在野野口修的笔记里。
将自己所得的推理重新审视后,我向上司报告了。我的主管是个十分谨慎的人,不过他
也赞同我的论调。从第一次见面的印象推断,他也觉得野野口修怪怪的。野野口的笔记里并
没有提到,事发当晚他显得异常兴奋而多话。我和主管都知道,这是真凶显露面目的典型之
一。
“现在就只欠物证了。”主管这样说道。
关于这点我亦有同感。虽然我对自己的推理颇具信心,可是这只能算是基于现况所做的
合理推断。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犯人的动机是什么?我们做了各式调查,日高邦彦就不用说了,而
针对野野口修,我们也搜集了不少资料,但实在找不出野野口修杀害日高的理由。不,就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