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问道:“皇后娘娘的哮喘病,现在如何了?”他以前给长孙皇后开过药方。
李治说道:“孙老先生,母后的病已经基本上痊愈了。”
孙思邈疑惑的说道:“皇后娘娘的病,是先天所生,极难治愈。是哪位先生开出的药方,可否让草民观看一下?”他对这个十分感兴趣。
李治说道:“是我六哥,给母后看的病。”
孙思邈望着李的目光,更加疑惑了。他心中在想,我继承了祖上数百年积累的学问,并且已经用了近百年的时间,对于医学进行探索研究,竟然比不过眼前这个年轻人。除了钦佩之外,有种备受打击的感觉。
他忍不住说道:“太子殿下,不知道,你是否有时间,草民想和您探讨一下医理的问题?”
李自从看到他们师徒,心里就开始打开了他们的主意,他笑道:“没有问题,如果是老先生您方便的话,我就在南阳多停留几天,好好的向您请教一下。”
接下来的三天时间,李和孙思邈讨论了医学问题。尽管李对于医学的问题一知半解,但是他依托着百度,和孙思邈进行了探讨。
孙思邈痴迷于医学研究,他不仅仅自己要洗走方行医治病救人,还有心要把自己的医学研究成果,著书立传,传于后人。
李从百度上,打开孙思邈的两本著作,《千金要方》和《唐新本草》,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李的讲述,解决了孙思邈心中的很多疑惑,两人越谈越投机。
最后,李又把后世中医的研究成果,给孙思邈展现了一下,就好像在他眼前打开了一一扇明亮的窗户,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引得孙思邈十分向往。
就在这时,李也认为火候到了,他提出要继续南下,没有时间和他继续探讨了。
孙思邈心痒难耐,望着李的目光都有点含情脉脉了,实在舍不得他离开。
李说道:“说的,孙老先生,我这次到扬州,将会在那里停留2到3个月的时间,您如果方便的话,就跟我一起去扬州,我将会整理出一些中医的秘方给您,您看如何?”
孙思邈大喜,他说道:“草民有时间很方便,如此就叨扰太子殿下了。”
唐朝的医学水平很落后,整个社会的医学资源很少。李想建立唐朝最高医学院,提高医疗教育水平。孙思邈和他的徒弟,就是很好的创办人选。
李派人叫来了南阳县令,给他留下了治疗大脖子病的方子,让他转交给州刺史。然后继续上路了。
刘老先生要变卖自己的家产,按照事先的约定,将其中一半交给太子殿下。
李看到他心诚,不仅没有要他的财产,还给他写了一封信,让他找工业部长李旦,给他一些紧俏产品,让他经营。
在路上,李经常和孙思邈探讨医学问题,时不时地弄出一张中医方子,勾得他老人家心痒难耐,欲罢不能。
李和孙思邈探讨问题时,大部分时间是在李的马车上进行的。期间,武在一旁为他们端茶倒水,照顾得十分周到。
李“学识渊博”,谈吐风趣幽默,气氛十分融洽。孙思邈还有点孩子气,有时也和他们玩玩扑克,输了也会上火。他十分享受这种气氛。
这天,终于来到了扬州地区。扬州的州府不在扬州县,而是在金陵(南京)。
古代长江上没有桥梁,过江全靠船只摆渡。程处默、黄琪和刘仁轨等人提前过江,在浦口码头迎候迎接太子殿下一行。
,
第三百四十二章 秦淮河
这天,李在李治的陪同下游览著名的金陵名胜秦淮河。
时已深秋,李站在游船的船头,凝视着依旧葱翠的两岸林木。只见掩映在林木之间的亭台楼阁残而不破,略显苍凉之色。
589年,隋灭陈,六朝时期结束。金陵结束了其作为都城长达320多年的历史。为防止王气十足的南京东山再起,两朝统治者对南京进行了严厉压制和打击,金陵的地位一落千丈。
号称“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秦淮河,显得十分冷清。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李十分感慨,随口吟道。
李治对于诗词研究不多,没有什么想法。程处默等人更是二把刀了。
王玄策却是诗词爱好者,他曾经听说了太子殿下六步成诗的传说,望着眼前的阴郁的景致,联想起金陵昔日的繁华,觉得太子殿下实在是太有才了。心中不由得大为钦佩。
武和采纱不同,她的记忆力极好,这样的诗句,她只要复颂上一遍,就能够记住。
太子妃们有个约定:无论是谁跟随李出门,都要把他的诗句记录下来,除了留作念想以外,编成诗集出版,立刻就能够风靡朝野,财源滚滚。
武不满足,她说道:“大哥哥,你能不能再作一首诗呢,姐妹们等着欣赏呢。”
对于这种人前露脸的机会,李乐得显摆,他在船头踱步,王玄策在一旁悄悄数着,果然在六步之后,太子殿下开口吟道:
“锦瑟微澜棹影开,花灯明灭夜徘徊。
一池春水胭脂色,流到前朝梦里来。”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