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窝小说网

读读窝小说网>有声五代史演义 > 第1部分(第3页)

第1部分(第3页)

是谓之盲瞽学也可。之二者,于文字中,皆含有奴隶性者也。夫我伸我见,

我为我文,不必不学古人,亦不必强学古人;不必不从今人,亦不必盲从今

人。但能理正词纯,明白晓畅,以发挥新道德、新政治、新社会之精神,为

新国民之先导足矣。窃不自量,本此旨以作  文,不求古奥,不阿时好,

期于浅显切近,供少年学生之应用而已。这篇序文,说明了他和邵希雍的关

系以及他自己对文字的主张;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他在辛亥革命那一年的思

想情况。邵希雍为 《中等新论说文范》做一序,亦有所说明。序云:

吾同学友蔡君东藩,究心教育有年矣。本岁春,宦游闽中,甫逾月即

归,危崖勒马,智士也。夏初与晤申浦,纵谈当世事,蔡君以教育急进为第

一义,余深韪之。适余拟续著《中等论说文范》,苦促无暇晷,与之商,未

果。入秋余又病,招蔡君至,申前议。蔡君语余曰:“吾续子文,续体例,

不续辞意,子无消我也。”余曰:“唯唯。”书成后,属余评阅。余学识未

出蔡君右,安敢评论蔡君文。但蔡君不自赞,余当赞之,附以总评,缀以眉

批,并加圈点。

蔡东藩和邵希雍的交谊,从这两篇叙文中充分得到反映。蔡之所以能和

会文堂发生关系,主要由于邵的介绍。武昌起义后不久,邵希雍逝世,会文

堂书局因邵著的《高等小学论说文范》需要修改,就请蔡为他修改。这样,

蔡和会文堂的关系益趋密切,至一九一六年,他的《清史演义》就问世了。

……… Page 3………

从《中等新论说文范》这部书中,可以了解蔡东藩对辛亥革命是曾经欢

欣鼓舞地歌颂的,可是过了四、五年以后,他失望了,政治热情冷落了。自

从写了《清史演义》为社会所欢迎后,他对写演义的兴趣逐渐浓厚。但他毕

竟是个爱国的人,有时也在演义中发发牢骚,聊以自慰。他家有藏书,也搜

集报纸材料。他博学能文,动笔很快,差不多大半年写一部书。记得他编书

时每月从临浦邮局寄出一部分文稿,又从邮局取回几十元稿费,这种低廉的

稿费,替会文堂换来了大量的财富。到一九三五年全书铅印时,那时蔡东藩

还健在,会文堂就没有请他自己再写几句话,却找了个与这部书毫无关系的

卢冀野,在每一种演义之前,写了一篇与本书不相干的序言。卢冀野甚至于

连蔡东藩作书的先后次序也不细看,当他是从古代开始,顺序写到民国的。

书店老板对于作者的无视,实在是不公平的。

抗日战争开始以后,蔡东藩的家乡临浦镇沦陷了,他离开家乡,辗转避

难。直到一九四五年春,这位给我们留下五百万字历史演义的作者,没有看

到抗战胜利便与世长辞了。

关于《中国历代演义》这部书应该怎样估价?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

一、本书的编制体例

《中国历代演义》是《三国演义》那一类的历史演义,说得更具体些,

是毛宗岗改本《三国志演义》那一类体裁的演义,有正文,有批注,有总批。

这些批和注,都是蔡东藩一手写成的,他把罗贯中、金圣叹、毛宗岗三人的

工作集于一身。从正文说,廿四史头绪纷繁,要写成一部联贯的长篇演义,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