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丝毫犹豫,在卷宗上写下判决:
“河道总管王奎,主谋贪腐,滥杀无辜,罪大恶极,斩立决!”
“副总管刘喜(刘胖子),协从贪腐,动手杀人,手段残忍,斩立决!”
“其余涉案官员(包括主簿、巡检等共十二人),或知情不报,或参与掩埋,虽非主谋,亦罪孽深重,全部革去官职,流放三千里,永世不得回京!”
“所有贪污款项,全部追缴,用于厚葬三十七名冤魂,安抚其家属,并重新修缮河堤,务必用最好的材料,派最可靠的人监督,绝不能再出任何差错!”
判决下达的那一刻,整个渤海官场,为之震动。没有人敢求情,没有人敢质疑——这等罪行,早已超出了人性的底线,唯有最严厉的刑罚,才能告慰冤魂,平民愤。
刑场雪冤:黄河呜咽送凶顽
行刑的日子,选在了冬至。
渤海城外的刑场,人山人海。百姓们自发地赶来,有的是为了看凶手伏法,有的是为了悼念死去的亲人,有的则是想亲眼见证这场迟来的正义。
王奎和刘喜,被押上刑场时,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王奎面如死灰,瘫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念叨着“饶命”;刘喜则吓得屎尿齐流,哭喊着“我错了”,却无人理会。
龙问天站在监刑台上,看着台下愤怒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了黄河岸边那些冰冷的骸骨,想起了老民夫泣血的控诉,想起了祖父震怒的眼神。
“时辰到,行刑!”监斩官的声音,在寒风中响起。
刽子手手起刀落,两颗人头落地。
百姓们爆发出震天的欢呼,那欢呼里,有愤怒的宣泄,有冤屈的昭雪,更有对正义的渴望。
“爹!娘!你们看到了吗?凶手被斩了!你们可以瞑目了!”一个中年汉子,跪在地上,对着黄河的方向,泣不成声。
“老天有眼啊!”无数百姓跟着落泪,哭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刑场上空。
与此同时,十二名被流放的官员,也被押解着,踏上了前往边疆的路途。他们的脸上,满是绝望和悔恨,却再也换不回曾经的官职和自由。
新篇昭雪:堤岸新生慰亡魂
行刑之后,龙天策亲自下令,为三十七名冤魂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灵柩被从河堤中迁出,安放在专门修建的墓园里,墓碑上刻着他们的名字(能考证出的)和“黄河冤魂”四个大字。龙天策以亲王之尊,亲自撰写祭文,悼念这些无辜的生命。
“……尔等本是田舍翁,为护家园筑河堤,却遭奸佞害性命,尸骨沉埋泥与冰。今元凶伏法,正义昭彰,愿尔等安息九泉,佑我黄河安澜,百姓康平……”
祭文声中,百姓们自发地献上白花,焚香祭拜。许多人对着墓碑磕头,泪如雨下。
葬礼结束后,龙问天亲自坐镇黄河堤坝,监督工程重建。这一次,所有材料都经过严格检验,所有工匠和民夫都得到了合理的待遇和尊重,监工换成了从军中挑选的正直校尉,每日的工程进度和开销,都张榜公布,接受百姓监督。
寒冬过去,春风吹拂,黄河解冻,新修的堤坝,在阳光下泛着坚实的光泽。堤坝上,刻着一行字:“以血为鉴,以民为本”。
百姓们看着坚固的堤坝,看着墓园里安然的墓碑,脸上终于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知道,那些逝去的冤魂,终于得到了告慰;那些潜藏的毒瘤,终于被彻底清除;而属于黄河两岸的“新篇章”,在血与泪的洗礼后,终于迎来了清明与安宁。
龙天策站在南坡的田埂上,望着黄河的方向,眼中露出了疲惫却欣慰的光。这场河堤尸骨案,是他晚年经历的最黑暗的案件,却也让他更加坚信——无论何时,都不能容忍任何伤害百姓的行为,都要为正义和公道,拼尽全力。
而龙问天,在这场风波中,褪去了最后的青涩,真正成长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为民请命的栋梁。他站在祖父身边,看着远方的黄河,心中明白:所谓的“新篇章”,从来不是凭空而来,而是用正义、鲜血和对生命的敬畏,一点点铺就而成。
黄河的水,依旧向东奔流,却仿佛比以往更加清澈。它冲刷着堤岸,也冲刷着过往的罪恶,带着新生的希望,奔向更辽阔的未来。这,便是那场惊天惨案之后,续写的、最动人的新篇章。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