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窝小说网

读读窝小说网>英烈传讲的是什么故事 > 第318章 神凰十四年冬风暖改土归流换新天(第2页)

第318章 神凰十四年冬风暖改土归流换新天(第2页)

有了冤屈,可以去县衙告状,真的能得到公正裁决;

孩子们能去学堂读书,不用再像父辈一样目不识丁;

田地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好……

播州的一位老农,拿着新发放的户籍凭证,激动得手都在抖:“活了一辈子,终于不再是‘杨家的人’,而是‘大唐的百姓’了!”

百姓欢腾:千年枷锁一朝除

改土归流的成效,很快在西南大地显现。

在播州,曾经被杨氏霸占的矿山,收归官营后,矿工们拿到了足额的工钱,还能定期休息,矿场里再也听不到打骂声,取而代之的是有序的劳作和偶尔的笑语。

在川东,被刘氏垄断的航运,由朝廷设立的“川东航运司”统一管理,渔民们可以自由捕鱼,商船往来只需缴纳合理的税费,码头一派繁忙景象。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流官们尊重当地习俗,不强行改变他们的服饰、语言,只是推广中原的先进技术和文化,各族百姓和睦相处,互通婚姻,渐渐打破了部族间的隔阂。

最让百姓欢欣鼓舞的,是“司法公正”。川东有个恶霸地主,曾是刘天霸的狗腿子,强占了邻居的良田。改土归流后,邻居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去县衙告状。流官受理了案件,经过调查取证,判定地主归还良田,并杖责二十。消息传开,百姓们奔走相告:“朝廷的官,真的为我们做主啊!”

播州的学堂开学那天,挤满了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一个苗族汉子,将儿子送进学堂,对着先生深深一拜:“先生,求您好好教他读书,让他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孩子背着新书包,蹦蹦跳跳地跑进教室,眼中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玉倾城推广的新稻种,在西南的梯田里丰收了。产量比原来的老品种翻了一倍,百姓们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他们捧着新米,来到县衙,非要送给流官尝尝:“这是托朝廷的福,才有这么好的收成!”

街头巷尾,百姓们唱起了新编的歌谣:“土司倒,流官到,赋税轻,冤案了;学堂开,粮仓满,百姓笑,乐淘淘……”歌声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喜悦与感恩。

新篇铸就:西南融入大唐魂

神凰十五年的春天,西南大地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改土归流的政策,如同一颗种子,在西南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曾经的土司城堡,有的被改建成学堂,有的被改建成粮仓,有的则被拆除,原址上建起了县衙、驿站,成为朝廷治理地方的象征。

曾经割据一方的土司,有的安享晚年,有的则因其罪行受到惩处,再也无法凌驾于百姓之上。

曾经目不识丁的百姓,开始学着写自己的名字,读朝廷的告示;曾经相互敌视的部族,在共同的劳作与生活中,渐渐消除了隔阂,亲如一家。

龙天策站在播州新建的府衙前,看着往来穿梭的各族百姓,有汉族的商人、苗族的农夫、彝族的工匠,他们操着不同的语言,却能友好地交流,脸上都带着平和的笑容。

“这才是真正的‘新篇章’。”玉倾城陪在他身边,温婉地说。她此次特地从岭南赶来,指导西南的农桑生产,看到眼前的景象,眼中满是欣慰。

罗嘉儿也笑道:“以前总说‘西南蛮荒’,如今看来,只要政策得当,这里丝毫不比中原差。”

夏初穿着一身合体的汉装,却保留着黎族的银饰,她刚刚调解了一场部族纠纷,笑着说:“各族百姓,其实都渴望安稳日子。改土归流,就是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

阿武已是独当一面的将领,负责西南的防务,他感慨道:“现在的西南,军队不再需要天天打仗,更多的是修路、救灾、保护商旅。这才是军队该有的样子。”

龙天策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那里曾是土司割据的壁垒,如今却成了大唐疆域中,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他知道,改土归流的推行,并非一帆风顺,其间有流血牺牲,有艰难博弈,但最终,顺应了历史的潮流,顺应了百姓的心声。

这场变革,不仅仅是行政制度的改变,更是人心的重塑——让西南的百姓,真正认同自己是“大唐子民”,让这片土地,真正融入大唐的血脉。

西南的“新篇章”,不再是土司世袭的旧账,而是流官治理下的清明;不再是部族割据的纷争,而是各族融合的和谐;不再是愚昧落后的闭塞,而是文明进步的开放。

春风拂过,西南的田野里,新播的种子破土而出,带着勃勃生机,一如这片土地上正在书写的,崭新而辉煌的未来。

喜欢英烈传奇请大家收藏:(www。cwzww。com)英烈传奇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