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窝小说网

读读窝小说网>英烈传讲的是什么故事 > 第345章 长宁五年春风起门生仗剑赴柳州(第2页)

第345章 长宁五年春风起门生仗剑赴柳州(第2页)

李永申请外放柳州的奏折,在朝堂上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李永乃新科进士,才华横溢,留在京城历练,将来必成大器,何必去柳州那个蛮荒之地?”吏部尚书不解。

“柳州蛇患频发,民风彪悍,又有豪强盘踞,一个年轻书生去了,怕是镇不住场面。”有老臣担忧。

甚至连皇帝秦武,也召见了李永,温言劝道:“李爱卿有大才,何必急着外放?留在朕身边,参赞军机,岂不更好?”

李永却跪在金銮殿上,朗声道:“陛下,臣非不愿留京,实乃不能。柳州百姓以捕蛇为生,非嗜险,乃无奈。臣曾亲见其苦,亦蒙恩师龙天策教诲‘百姓为本’。臣愿去柳州,不是为了仕途,是为了让那里的孩子,不必再看着父亲冒着生命危险进山;让那里的母亲,不必再为丈夫担忧落泪。若能做到,臣此生无憾!”

他的话,掷地有声,连皇帝也被这份赤诚打动。最终,朝廷准奏,任命李永为柳州通判,准其“便宜行事”,可调动柳州府的厢军,也可直接向朝廷奏报政务。

消息传回渤海,龙天策亲自为李永饯行。

“这是当年我在柳州剿匪时,缴获的一把‘蛇形匕首’,能防蛇咬,也能壮胆,你带着。”龙天策将一把精致的匕首递给李永,匕首柄上雕刻的蛇纹,栩栩如生。

罗嘉儿塞给他一包草药种子:“这是岭南的高产稻种,耐湿耐旱,你试试在柳州推广。还有这瓶‘蛇药解毒散’,是我苗寨的秘方,以备不时之需。”

玉倾城则送了他一本《渤海农桑要术》:“柳州多水,这上面的治水法子,或许能用得上。”

紫绮儿和朱丽娜,也各自备了礼物——紫绮儿的是一份《西南商户名录》,朱丽娜的是一幅白族织锦,寓意“前程似锦”。

长亭送别:新篇待写柳州春

长宁五年三月二十四日,渤海的码头,春风拂面,却带着离别的伤感。

李永穿着通判官服,向龙天策与众人深深一揖:“恩师,师娘们,门生去了。”

“去吧。”龙天策拍了拍他的肩膀,眼中有不舍,更有期待,“记住,治民如治军,既要严明,更要体恤。柳州的百姓,就托付给你了。”

“门生谨记恩师教诲!”李永转身登上船头,回望了一眼岸边的身影,毅然下令:“开船!”

船帆升起,载着年轻的通判,也载着一份沉甸甸的承诺,缓缓驶离渤海,向着西南的柳州方向而去。

站在码头上,龙正锋(龙天策次孙)望着远去的船影,好奇地问:“祖父,李大哥真的能让柳州人不再捕蛇吗?”

龙天策望着船消失的方向,眼中闪烁着光芒:“会的。”他顿了顿,语气坚定,“因为他心里装着百姓,手里握着本事,肩上扛着责任。这就够了。”

他知道,自己当年未能完成的心愿,即将由这个他亲手培养的弟子,在柳州续写新的篇章。这场“续写”,无关刀光剑影,无关开疆拓土,只关乎那些捕蛇人的生计,那些孩子的笑脸,那些在山林里被忽略的苦难。

渤海的春风,带着海水的咸涩,一路向西,仿佛要为李永的船,指引方向。而在千里之外的柳州,山林里的蛇虫依旧,百姓的生计依旧,但一场由年轻通判带来的变革,已在悄然酝酿。

李永站在船头,望着茫茫江面,握紧了手中的蛇形匕首。他知道,前路不会平坦,但他心中有火——那是恩师点燃的为民之火,是自己亲历苦难后燃起的改变之火。

柳州的新篇章,将由他执笔。而这篇章的第一笔,他要写的,不是政绩,不是名声,是让捕蛇人的竹篓,从此装满的是谷物,而非毒蛇;是让柳州的山林,不再回荡着捕蛇人的哀嚎,只闻鸟兽的欢鸣。

春风浩荡,江水汤汤,载着新的希望,驶向西南的腹地。属于柳州的“新篇章”,正随着这艘船的启航,缓缓拉开序幕。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