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还没散时,太湖的水汽就裹着清露漫到了鞋尖。我们跟着老渔民阿福伯往光福渔港走,他肩上的竹篮晃悠悠的,里面银鱼的鳞光偶尔从篮缝里漏出来,混着岸边芦苇叶上的露水珠,闪得像撒了把碎星。“祭禹王的供品,就得趁露水重的时候备,”阿福伯弯腰捡起片被露水压弯的芦苇叶,递到青禾面前,“你看这露水,裹着太湖的灵气,禹王爷见了才高兴。”
青禾刚接过芦苇叶,叶尖的露珠就滚进了她怀里的灵脉图鉴,书页“哗啦”一声翻到空白页,竟慢慢浮起缕淡蓝光——是贝灵脉的气息,像在纸上画了条小小的水波。“贝灵脉在说,它也来帮咱们准备祭典啦!”青禾举着图鉴给阿福伯看,老人眯着眼睛笑,皱纹里都沾了露水的润气:“灵脉都来凑趣,今年定是个好年成。”
到了禹王庙前,渔民们已经把供台搭得满满当当。朱红的供桌铺着蓝布,上面摆着的太湖鲜货还带着水腥气:张婶家的青蟹用草绳绑着,蟹钳还在轻轻动,蟹壳上的青光映着香烛的火苗;李叔家的芡实米装在竹筛里,颗颗圆滚滚的,沾着的露水没干,像撒了层碎珍珠;还有王大爷家刚蒸的桂花糕,油纸上印着“平安”二字,甜香飘得老远。我们从桃溪坞带来的桃灵脉粉瓣,被阿福伯小心地撒在供品周围,淡粉光一碰到鱼虾,就缠成层薄纱,把鲜味裹得更浓了。
“往年祭典总怕风大,供品没摆稳就吹倒了,”阿福伯摸着供桌边缘的木纹,声音里带着点感慨,“十年前有次祭典,突然刮起大风,我家那筐银鱼差点吹进湖里,多亏当时水面突然泛了层蓝光,把筐子托住了——现在想来,定是贝灵脉在帮衬。”苏桃听到这话,把剑穗垂到供桌旁,剑上的灵光刚碰到粉瓣,就织出个小小的“护”字,阿福伯见了,连忙对着禹王像作揖:“您看,灵脉都在护着咱们呢!”
祭典开始时,庙前的香烛已经燃得旺了。阿福伯作为渔民代表,捧着泛黄的祈福文站在供台前,他的手有点抖,却字字恳切:“禹王爷在上,今白露时节,太湖儿女备鲜货敬您。求您护着这湖水风平浪静,让我们出海捕鱼时,能避开风浪;求您让今年的鱼虾满仓,家家户户都能吃饱穿暖……”话音刚落,供桌上的香烛火苗突然齐亮,桃灵脉的粉光、贝灵脉的蓝光缠在一起,竟在半空把祈福文的字映得发亮,连庙檐下的铜铃都“叮铃”响了起来,像是禹王的回应。渔民们见了,都齐刷刷地跪下磕头,青禾也跟着弯腰,灵脉图鉴放在膝头,书页上的蓝光还在轻轻晃。
祭典一结束,禹王庙前的庙会就闹了起来。戏台子上已经搭好了幔布,红绸上绣着“太湖秋韵”四个字,戏班的艺人正忙着上妆——饰演“杜丽娘”的姑娘,水袖上绣着太湖的波纹,苏桃凑过去看时,水袖突然泛出缕淡绿光,是竹灵脉的气息,“竹灵脉也爱听昆曲呢!”姑娘听了笑,抬手转了个水袖,绿光跟着水袖飘,竟在幔布上映出片竹叶影,台下顿时掌声雷动。
戏棚旁的小吃摊前,糖粥的甜香裹着热气飘过来。摊主是个穿蓝布衫的中年汉子,长勺在铜锅里搅着,粥面上浮着层桂花碎,“这是用白露晨露熬的粥,加了太湖的芡实米,你们尝尝!”我舀了一勺,粥刚进嘴,就觉得暖意从舌尖漫到心口,芡实米嚼着粉糯,桂花的甜香混着露水的清润,格外爽口。青禾吃得急,嘴角沾了粥渍,林欢掏出手帕给她擦嘴时,发现手帕上沾了片桃灵脉粉瓣——是刚才撒供品时蹭上的,粉瓣一碰到粥渍,竟让甜香更浓了,摊主见了直称奇:“这花瓣是个好东西,明年我也得寻点来。”
旁边的海棠糕摊前,排队的人更多。师傅把面糊倒进铁模里,撒上豆沙和核桃碎,烤得滋滋响,糕面烤得金黄,还没出炉,甜香就飘得老远。我们买了两块,刚咬开,酥皮就掉了一地,豆沙的甜混着核桃的香,配着刚买的白露茶,简直绝了。卖茶的是个茶农模样的老人,竹篓里装着刚采的茶叶,“这是东山的白露茶,你们泡着喝,解腻!”苏桃接过茶叶,指尖刚碰到叶片,就觉出缕淡绿光——是竹灵脉的气息,“您这茶叶是在东山南坡采的吧?那边的竹灵脉最护着茶树。”老人愣了愣,随即点头:“姑娘说得对!我家茶园就在南坡,每年白露采茶,都觉得茶叶比别处嫩些。”
午后,我们跟着老人去了他的茶园——东山南坡的茶园,层层叠叠地铺在山坡上,每株茶树上都挂着露水珠,阳光一照,闪得像碎钻。老人姓周,是土生土长的东山人,种了三十年茶,“白露茶要采‘一芽二叶’太早采,茶叶太嫩,没滋味;太晚采,茶叶就老了,发苦。”他教我们捏着茶尖往上提,“不能用指甲掐,会伤了茶树,灵脉会不高兴的。”青禾学得认真,小手捏着茶尖轻轻一提,一片茶叶就落进了竹篓,刚放进去,茶叶就泛出缕淡绿光,周阿婆笑着说:“灵脉认你呢,这茶叶炒出来肯定香。”
采茶时,苏桃发现有几株茶树的叶子有点蔫,叶尖还泛着黄。她蹲下身,把剑穗贴在茶根上,剑上的灵光慢慢渗进土里,不一会儿,茶树的叶子就舒展了些,绿光也亮了,“是土里的水分不够,灵脉帮着引了点湖水过来。”周阿婆又惊又喜,拉着苏桃的手说:“姑娘,你可帮了我大忙了!往年这几株茶树总活不长,今年有灵脉护着,肯定能采不少茶。”
傍晚时分,我们跟着周阿婆去炒茶。土灶房里,铁锅烧得通红,周阿婆把茶叶倒进锅里,用手快速翻炒,“炒茶要快,不然茶叶就老了。”苏桃站在旁边,用剑上的灵光围着铁锅转,帮着控制火候,“这样您炒着省力些。”周阿婆试了试,果然觉得铁锅的温度稳了不少,翻炒起来也更顺了,“以前炒茶,手都要烫起泡,今天竟一点不觉得累。”
茶叶炒好后,周阿婆用陶罐泡了一壶。茶汤倒进粗瓷碗里,呈淡绿色,飘着淡淡的花果香。我们坐在茶园的竹椅上,吹着山风,喝着茶,看着远处的太湖波光粼粼,心里格外惬意。周阿婆给我们递来蟹壳黄,“这是我老伴做的,配着茶吃,解腻。”蟹壳黄咬着酥脆,咸香的,和清甜的白露茶正好互补,青禾一边吃一边说:“比桃溪坞的点心还好吃!”周阿婆听了笑:“喜欢就多带点,明年白露再来,我给你们做新的。”
离开茶园时,周阿婆给我们装了满满一袋白露茶,“你们带着喝,要是喝完了,就来东山找我。”我们谢过周阿婆,往甪直古镇走——听说那里的白露米酒最有名。
到了甪直,天色已经有点暗了。古镇的石板路上,家家户户的院子里都摆着酒坛,有的刚装了糯米,有的已经封了口,坛口都贴着红纸,写着“丰收”“吉祥”等字样。我们走进一家院子,主人是位头发花白的阿婆,正往酒坛里加酒曲,“这是咱们甪直的白露米酒,用太湖的泉水、本地的糯米,按古法发酵,酒精度低,甜得很。”阿婆给我们舀了一勺刚酿的酒汁,递到我们面前,“你们尝尝,要是喜欢,就带点回去。”
酒汁刚进嘴,就觉得清甜爽口,带着糯米的香气,还有点湖水的清润,一点都不辣。林欢从布包里掏出片松灵脉针叶,放进酒坛里,“阿婆,这针叶能帮着酒发酵得更好,还能让酒香更浓。”阿婆半信半疑地看着针叶,不一会儿,就见酒坛里泛出缕淡绿光,酒汁的香气也更浓了,阿婆惊喜地说:“真是个好东西!明年我酿米酒,一定得找片这样的叶子。”
我们在阿婆家里坐了会儿,听她讲甪直酿米酒的习俗,“以前家家户户酿米酒,都是为了白露这天招待客人,现在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会酿的人也少了。”阿婆的语气里带着点感慨,“不过每年白露,我还是会酿几坛,等着孩子们回来喝。”青禾听了,从灵脉图鉴里掏出张画着全家福的纸,递给阿婆:“阿婆,这是我画的,您贴在酒坛上,孩子们看到了,就会早点回来。”阿婆接过画,眼眶有点红,“谢谢你,小姑娘,我一定贴。”
离开甪直时,阿婆给我们装了满满一坛米酒,“你们带着喝,明年白露再来,我给你们酿新的。”我们谢过阿婆,往太湖边走去——阿福伯说,傍晚的太湖最美,还能看到渔民收网。
到了渔港,果然见渔民们正忙着收网。夕阳把湖水染成了金红色,渔网从水里拉上来,银鱼、白虾在网里蹦跳,闪得像金红色的水里撒了把碎银。阿福伯站在船头,手里握着渔网的绳子,笑着喊我们:“快来看!今天的收成好得很!”苏桃往水里望去,见贝灵脉的蓝光缠着渔网,帮着把漏网的小鱼送回湖里,“贝灵脉在帮渔民留着鱼苗呢!”阿福伯听了,对着湖水作揖:“多谢贝灵脉保佑!”
青禾坐在岸边,把今天的见闻都画进了灵脉图鉴:祭禹王的供品、茶园的白露茶、甪直的米酒坛,还有贝灵脉护着的渔网。她画得认真,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混着湖水的浪声和渔民的笑声,格外动听。林欢坐在她旁边,把今天收集的信物——片白露茶叶、块海棠糕的酥皮、张米酒坛上的红纸,都小心地夹进图鉴里,“这样以后翻到这页,就像又回到了苏州的白露。”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星星开始在天上眨眼睛。我们坐在岸边,看着渔民们把渔获装进竹篓,听着他们聊着今年的收成,心里格外温暖。阿福伯给我们装了些银鱼和白虾,“带回去尝尝,太湖的鲜货,过了这季就没这么鲜了。”苏桃接过竹篓,往里面放了片桃灵脉粉瓣,“这样能保鲜,你们也留些,慢慢吃。”
离开渔港时,阿福伯和渔民们站在岸边送我们,“明年白露,你们一定要来啊!”我们挥着手答应,心里满是不舍。走在回客栈的路上,夜风裹着太湖的水汽和桂花的香气,吹在脸上格外舒服。青禾抱着灵脉图鉴,靠在我肩上睡着了,嘴角还带着笑,想来是梦见了今天的热闹。
回到客栈,我们把阿福伯送的银鱼和白虾煮了锅汤,加了点周阿婆送的白露茶和甪直的米酒,汤刚煮好,香气就飘满了整个房间。我们围坐在桌前,喝着汤,聊着今天的趣事,感觉格外幸福。苏桃举起碗,“为了苏州的白露,为了灵脉的守护,干杯!”我们也举起碗,汤的鲜、茶的醇、酒的甜,混在一起,是白露最难忘的味道。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摸着胸口的桃灵脉玉佩,上面还沾着太湖的露水和茶园的茶香。我想起今天祭禹王时的庄重,采茶时的惬意,酿米酒时的温情,还有渔民们的热情——苏州的白露,因为灵脉的守护,因为这些可爱的人,变得格外温暖。我知道,明年白露,我们一定会再来,再来听昆曲、喝白露茶、酿米酒,再来续写我们与苏州、与灵脉的故事。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