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读窝小说网

读读窝小说网>电影英烈传 > 第376章 长宁二十二年春神都烟火里的老厨子(第1页)

第376章 长宁二十二年春神都烟火里的老厨子(第1页)

暂居神都洛阳,是龙天策自己的主意。

长宁二十一年冬,送别安澜太后,他在长安盘桓了月余,看着秦武渐渐挑起大梁,朝堂气象日新,心中那根紧绷了一辈子的弦,终于松了下来。回渤海前,他临时起意:“去神都住些日子吧,听说那里的水席、汤饼,是天下一绝。”

玉倾城笑他:“八十好几的人了,还惦记着吃。”嘴上虽嗔怪,却还是麻利地收拾行装,陪他一同前往。

神都洛阳,历经数朝经营,繁华不减长安,更添几分江南的温润。龙天策一行人,没有惊动地方官府,只在洛水边租了一处僻静的宅院,青砖黛瓦,带一个小小的天井,院里种着几株牡丹,正是含苞待放的时节。

初入市井:老王爷的“美食地图”

安顿下来的头几日,龙天策倒还像个“游客”,在玉倾城的陪伴下,逛逛龙门石窟,看看洛水春景,偶尔与街边的老匠人闲聊几句,一派闲适。

转折发生在一次偶然的“早市探险”。

那日天刚蒙蒙亮,龙天策睡不着,便独自揣了些碎银子,溜出了宅院。洛水边的早市,早已人声鼎沸,包子铺的热气、胡辣汤的香气、糖画的甜香,混杂着叫卖声、吆喝声,构成一幅鲜活的市井画卷。

他走到一个卖“烫面角”的小摊前,那烫面角皮薄如纸,内馅是鲜美的羊肉韭菜,咬一口,汤汁四溢,烫得人直吸气,却又忍不住再咬一口。

“老师傅,你这烫面角,怎么做得这么鲜?”龙天策吃得兴起,忍不住问摊主。

摊主是个精瘦的老头,见他虽须发皆白,却气度不凡,便笑着答:“老爷子您识货!这面得用滚水烫,揉到‘三光’(盆光、面光、手光);馅子得用当天的鲜羊肉,韭菜要选头茬的,拌馅时加一勺羊油,那鲜味就出来了!”

龙天策听得认真,像听兵法布阵一般,连连点头:“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自那以后,龙天策算是“跌”进了美食的坑里。

他不再满足于“吃”,更想探究“怎么做”。每天清晨,他雷打不动地去早市“采风”,手里攥着一个小本子(玉倾城特意为他准备的),遇到合口的吃食,便拉着摊主问东问西:

“你这胡辣汤的胡椒,是用的蜀地的还是岭南的?”

“这油旋的芝麻,得用香油泡过才香吧?”

“做水席的牡丹燕菜,那萝卜丝是怎么切得比头发还细的?”

起初,摊主们见他穿着考究,举止不凡,还以为是来“微服私访”的大官,个个拘谨。后来发现,这位老爷子就关心吃的,问得比谁都细,眼神里那股子认真劲儿,比学徒还虔诚,便也放开了,知无不言。

遇到不肯轻易透露秘方的“老字号”,龙天策也有办法。他让随从悄悄塞些银子给店家的掌柜或老师傅,陪着笑脸说:“我家老爷子就好这口,想学着做给孙辈尝尝,还望行个方便。”

一来二去,他的小本子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秘方”:张家包子的发面要加“老面肥”,发酵时辰得看天气;李家汤饼的汤底要用牛骨鸡架吊足三个时辰;王家酱肉的香料配比是“八角二、桂皮一、香叶半”……

玉倾城看着他那本快写满的“美食秘籍”,又好气又好笑:“我说殿下,您这是打算在神都开个馆子?”

龙天策头也不抬,正在研究“不翻汤”的做法,闻言乐道:“开馆子倒不必,自己做着吃,给你们尝尝鲜,不是挺好?”

厨房风云:从“将军”到“厨子”的蜕变

光记不练,不是龙天策的性子。

他索性把宅院里的一间厢房,改造成了“厨房”。砌了灶台,置了铁锅、铜勺、陶瓮,从早市搜罗来的各种食材、香料,堆满了半间屋子,活脱脱一个小饭馆的后厨。

八十有六的老王爷,穿上了玉倾城特意为他缝制的“围裙”(深蓝色的粗布,上面还绣了个简单的“福”字),挽起袖子,对着那口乌黑的铁锅,开始了他的“烹饪大业”。

第一次尝试做“烫面角”,就闹了笑话。

他记着摊主说的“滚水烫面”,结果水加得太急,面成了稀糊糊;好不容易把面揉成型,包馅时又捏不住褶子,包一个漏一个,馅料撒了一地。

“这……怎么跟摊主做的不一样?”龙天策看着手里歪歪扭扭、漏着汤的“烫面角”,有些发愣。

玉倾城站在门口,看着他鼻尖沾着面粉,一脸困惑的样子,笑得直不起腰:“我的老王爷,您当这是指挥打仗呢?和面要柔,包馅要巧,哪有一蹴而就的?”

她走进来,耐心教他:“水要一点点加,边加边搅;捏褶子要从一边开始,慢慢转着圈捏……”

https://www.du8.org https://www.shuhuangxs.com www.baquge.cc

abxsw.net dingdianshu.com bxwx9.net

kenshu.tw pashuba.com quanshu.la

tlxsw.cc qudushu.net zaidudu.org

duyidu.org baquge.cc kenshuge.cc

qushumi.com xepzw.com 3dllc.net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